2019年下半年本部大三班 美术特色班
2019-09-05 兰州大学幼儿园
班级特色计划
班级特色:创意美术
主班:付 蓉 副班:王曦曼
本学期我班幼儿将迈入大班,进入毕业倒计时。和中班、小班不同的是,大班儿童即将跨入小学,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所以对大班儿童的行为规范要求相对严格,儿童一时可能无法适应,难免产生抵触心理。绘画能够反映出孩子的真实心理状态,分析孩子的绘画构图、用色等特点,可帮助老师了解儿童内心,矫正不良心态。这时期也是幼儿的转折期幼儿已有一定的美术表现技能和欲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期。所以本学期我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发展幼儿手部细小肌肉,锻炼幼儿使用细腻的绘画技法。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大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了,他们在装点自己图画的时候也在装点自己的心灵、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孩子最喜欢玩,喜欢游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把绘画寓于游戏中。让幼儿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构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有创意。在涂色方面,指导孩子学习相似色、渐变色等多种涂色方法,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幼儿都乐于接受,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能表现自己的想法,有积极的创意。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大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了,他们在装点自己图画的时候也在装点自己的心灵、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孩子最喜欢玩,喜欢游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把绘画寓于游戏中。让幼儿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构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有创意。在涂色方面,指导孩子学习相似色、渐变色等多种涂色方法,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幼儿都乐于接受,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能表现自己的想法,有积极的创意。
二、将课题计划融入到课堂中,以多种形式展现兰州民俗的文化。
大班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相对于中小班都有较强的进步,去年我班被选为课题实验班,所以本学期我计划将课题内容融汇到幼儿的课程中去。首先让幼儿认识、了解这座他生活着的城市——兰州,并热爱这座城市。以多元素的课程去为幼儿展示兰州丰富的人文文化和自然景观。并在幼儿的作品中得以体现出来。
大班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相对于中小班都有较强的进步,去年我班被选为课题实验班,所以本学期我计划将课题内容融汇到幼儿的课程中去。首先让幼儿认识、了解这座他生活着的城市——兰州,并热爱这座城市。以多元素的课程去为幼儿展示兰州丰富的人文文化和自然景观。并在幼儿的作品中得以体现出来。
三、教师身份的变化,从课堂的主导者变成引导者。
正确地指导幼儿进行绘画,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幼儿绘画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幼儿的绘画能力,是靠本身的理解认识和感受力来发展的。而现作为大班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了解,大班幼儿已经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作为引导者的我们不能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强加于幼儿身上,要求幼儿模仿,这等于打断了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打断了幼儿的创造性。这一时期老师的作用在于鼓励、帮助幼儿把自己所想的绘画下来。“鼓励”是指导幼儿绘画的首要方法。 “鼓励”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绘画教学中,我们肯定幼儿的想法,肯定幼儿绘画的成果,让每个幼儿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相应的指导方法也不同,指导的重点也有所侧重。如在有情景、有人物的构图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根据故事主题进行构图,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合理的添画、想象,这样幼儿的绘画容易重点突出,而且有自己的创意,杂而不乱,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能力,逐步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技能技巧。
三、重视幼儿作品的评价
在美术活动中,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他人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面方面,一方面: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童趣。幼儿作品能够充分体现幼儿的思想感情,具有幼儿特有的思维特点,这是评价幼儿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显、饱满,内容丰富充实。在活动中以这两方面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帮助幼儿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而提高幼儿对生活的绘画表现力。评价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展览作品、教师直接进行评价、幼儿互相评价;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边游戏边评价等形式。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应注意提高幼儿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评价幼儿作品的语言要正确恰当,生动。以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增强对绘画的兴趣及积极性。不同的美术作品,活动的评价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分析评价作品每次可选取不同的角度,问题去分析,注意每次活动评价的不同与联系,让幼儿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次次迁移的方法中,不断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提高绘画水平,实现美术活动的教育目标。
在美术活动中,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他人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面方面,一方面: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童趣。幼儿作品能够充分体现幼儿的思想感情,具有幼儿特有的思维特点,这是评价幼儿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显、饱满,内容丰富充实。在活动中以这两方面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帮助幼儿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而提高幼儿对生活的绘画表现力。评价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展览作品、教师直接进行评价、幼儿互相评价;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边游戏边评价等形式。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应注意提高幼儿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评价幼儿作品的语言要正确恰当,生动。以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增强对绘画的兴趣及积极性。不同的美术作品,活动的评价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分析评价作品每次可选取不同的角度,问题去分析,注意每次活动评价的不同与联系,让幼儿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次次迁移的方法中,不断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提高绘画水平,实现美术活动的教育目标。